從2018年起,相信要換螢幕或電視的人一定會面對的就是4K解析度的關鍵字。.
2019年第1件事,開始思考是不是該換電腦了,那麼換電腦必然要有 1.主機 2.螢幕 3.鍵盤及滑鼠,打算換一台螢幕主要是查資料寫作業、看影片、打PS4及Switch,
4K螢幕在現今台灣來說的用處還不大,因為訊源仍有限,就我所知大概就是Netflix或iTunes有4K影片,但是4K電視與FHD電視的價差非常小了,所以直上4K確實是很划算的選擇啊!
趁著2019/1/14 PCHOME特價購入這台PHILIPS 43吋4K HDR ( 436M6VBRAB),12,988元 比 原價格22,988元降了整整1萬元。
Philips 436M6VBRAB 規格表連結:https://www.download.p4c.philips.com/files/4/436m6vbrab_96/436m6vbrab_96_pss_tzhtw.pdf
開箱呈列出來的是各式附贈的線材(公對公):DP to DP(左1)、電源線(左2)、Remote Control(左3)、HDMI to HDMI 2.0(右3)、USB-C to USB-C(右2)、USB-C to USB-A 3.0(右1)。
接孔(母):HDMI 2.0(左1&左2)、DP(左3)、USB-C(左4)、USB3.0(右4&右5)、VGA or D-SUB(右3)、Audio In(右2)、耳機孔(右1)
大體上我原先的需求:
1. 4K(3840*2160)@60Hz
2. 32吋~40吋
3. HDR
4. 10 bit
5. 內建喇叭
6. VA面板
7. 低藍光模式
8. 不閃爍屏
9. 輸入低延遲
10.黑色系外觀
綜合上述10點,這台Philips 436M6VBRAB,除了比我需求的尺寸大外,其他都很符合,加上有2個HDMI 2.0和1個Type-C非常實用,Display Port的部份也有,只是Mac mini 2018 沒有DP接頭。喇叭部份一般都是2W~4W*2,堪用的程度,但這台Philips 436M6VBRAB 是7W*2且具備DTS音效,不需要額外購買外接喇叭了。
心得部份:在適用2週的時間下,優缺點都有,先來談談缺點吧!
缺點↓
1. 螢幕本身反光較嚴重,這是對於我長時間使用iMac 2013 Late or Macbook Pro with Retina 2012 Mid相較下的感覺。但我把亮低調低及讓環境光源不要這麼亮的情況下使用倒沒有眼睛特別疲累的狀況產生。
2. 邊框設計的寬度可以再薄些。
優點↓
1. 43吋的電腦螢幕進可攻退可守,以4K解析度使用電腦時,所有物件顯得很小,不好操作,但改成FHD(1920*1080)的解析度就很完美,得利於4K的關係,這台Philips 436M6VBRAB也有103.64 PPI 大約與21.5吋 FHD的PPI差不多,因此在約40~50公分距離的使用體驗只有尺寸大小的差異而已,應該說16:9比例的螢幕或電視時代後,近距離使用大螢幕的適應力也跟著上升。2個HDMI+1個Type-C的輸入介面,可以玩PS4、Switch、Apple TV及電腦等都很方便。
2. 喇叭的音效及音量出乎意外的好,我甚至認為比多數電視內建的喇叭還好,DTS開啟後,會以為是外接喇叭的感覺。
3. 支援HDR400老實說我滿有感的,因為我的老PS4在玩遊戲時,很明顯感受到場景或人物都銳利明亮許多,顏色也很飽和。
4. MultiView雖然我用到機會不高,但對於需要同時作業的人來說非常好用。(例如一邊看NBA 一邊打文書報告)
5. 以往過去買過的螢幕或電視都有一個問題,就是長時間(超過4小時以上)的使用,機身背部溫度容易升高,但是這台感覺比關機溫度高沒多少,散熱做得很棒。
最後,Mac Mini 2018 Late外接HDMI 2.0顯示結果是支援4K60Hz沒問題,但用USB-C to USB-C時,只能支援到4K30Hz,還不確定是不是線材問題,將來有機會會再測試,至於我的Macbook Pro with Retina 2012 Mid 透過HDMI外接的結果是可以支援到4K30Hz,以上。
未完 待續…
留言列表